返回

纳米崛起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岛、西昌,在冬天很容易受暴风雪、沙尘暴天气影响。

  而文昌、南沙,又容易受到台风、暴雨影响。

  大沙航天城无论是在纬度、天气条件上,比起其他航天城,相对而言比较好,每年拥有的发射窗口期,在240~260天左右。

  这种低纬度的沙漠地区,除了撒哈拉沙漠的沿海,其他地方都很难找了,澳洲在很多方面,确实是得天独厚。

 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基本都排满了,甚至感觉有些不够用,这并不是错觉,而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结果。

  八个航天城中,太原、西昌这个两个航天城,基础设施相对落后,规模又比较小。

  其他六个航天城,规模目前倒是足够用了,但发射任务又不是地上开车,存在窗口期。

  随着航天战略的不断推进,航天局发现黄修远之前,说航天运输力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,竟然真的出现了。

  幸好当时黄修远力挺大沙航天城和南沙航天城,将其设计的规模,定在最大的限度上。

  目前大沙航天城一共规划了12个发射场,投入使用6个,正在建设6个;而南沙航天城那边,则是8个发射场,投入使用4个,正在建设4个。

  正是这种前瞻性,才没有导致航天发射任务,出现运载火箭等发射场的情况。

  特别是海边的文昌、种子岛、南沙,三个航天城对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至关重要,内陆的几个航天城,除非是本身有配套工厂,不然只能发射中小型运载火箭。

  当然,大沙航天城倒是一个例外。

  因为这个航天城有一条独立的超大型铁路,这是一条专门建造的铁路,可以运输重量5000吨左右的运载火箭。

  这是西澳的优势,地广人稀、地形平坦,从大沙航天城到海边,一路都是沙漠平原。

 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越来越多,不得不考虑未来的需要,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,发射场的数量,最好可以提升到120~140个。HTΤps://Wwω.㈠三㈧tXt.Νêt/

  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,而航天产业的扩张,也加大了对社会人才的虹吸效应。

  目前整个大中华区,服务于航天产业的人员,数量再次刷新记录,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52万人。
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(3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