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吞噬星空之万物之主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沌城安家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银河系,苍蓝星。

  在林衍还在为改造地球做准备的时候,紫薇古城中的一座豪奢庄园,幽静的修炼密室内。

  日光灯将静室映得有如白昼。

  血猧分身正盘膝静坐在合金地面上,通过“千变万化”的天赋秘法,看上去形态和林衍没有任何分别。

  忽地——

  血猧分身睁开了眼,然后起身。

  修炼密室的大门也随即打开。

  “该走了。”

  他摇摇头。

  林衍之所以没有当时就选择让血猧分身直接前往混沌城的原因,就是担心在他离开地球的这两百多年里,地球有可能已经被异族发现,却不动声色。

  那样的话,就容易出现大问题了。

  虽然概率很低,但是不得不以防万一。

  如果真的出现意外,还有机会向祖树尊者求救,同在银河系,以祖树尊者的实力,只要确定位置,想要到达地球,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。ΗTtPs://wωω.1㈢⑧Tχt.NΕΤ/

  可是在这段时间里,绿线噬虫携带探测仪器对太阳系进行细致地探查,没有发现任何异常,他本尊在地球活动,也一切正常,自然打消了这一顾虑。

  不过绿线噬虫还在继续向外探测,包括它的大量分体,也在向外扩散。

  这是因为……林衍的一个特别构想。

  地球虽然没有出现过特别了不得的人物,但也并非不值一提,至少可以想到的是,坐山客除去创造了地球,还创造了逆天秘法《九劫秘典》和至强至宝“星辰塔”。

  地球一脉,是坐山客耗费无数心力真正培养的核心之一。

  地球一脉历史上曾有过两位候选者,在接受星辰塔认主的生死之路上死去,没能成为地球一脉的首领,坐山客的三弟子。

  林衍一直在想,他们在星辰塔认主过程中死去,他们的宝物是留在了哪里……

  要知道,坐山客的大弟子“普缇”有过这样的评价。

  论际遇,第一位候选者最强,心境算是“赤子之心”,第二位候选者际遇最弱,苦难更多,心境达到“心包容一切”,第三位就是罗峰,心境是“明心见性”,际遇适中。

  那时候的罗峰,已经是混沌城主的亲传弟子,有金角巨兽分身,有至宝“弑吴羽翼”。

  这样一来,至少可以说明的是……第一位候选者肯定有至宝,而且不会是普通至宝。

  从罗峰的表现,他们的宝物肯定不在星辰塔。

  林衍甚至从虚拟宇宙网络中搜到了可能的人选,了解到他们的生平,第二位候选者苦难太多,甚至不好判断他对家乡星球的态度。

  但是第一位候选者的宝物,如果不是被“普缇”拿走的话,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性在地球附近星域。

  林衍设身处地,如果自己没有什么能托付的人,宝物留在地球根本不可能保住。

  但是放在附近星域,茫茫星空,别人根本无从寻找,只要出现人的踪迹,最有可能的就是地球(山海界)人……再来个类似“巴巴塔”的智能生命,是最可靠的方法。

  希望渺茫。

  但好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线索,林衍准备通过机缘功能碰碰运气。

  反正系统的机缘功能,是铭刻在意识层面,绿线噬虫的分体同样能够利用,闲着也是闲着。

  ……

  当然,血猧分身就没必要再留在苍蓝星了,让一位顶尖宇宙霸主如此保护,让林衍也觉得受宠若惊,前往混沌城潜修是最佳的选择。

  初始宇宙对于感悟法则的帮助,不是初始宇宙的能量有什么特殊,而是因为空间裂缝中外显的宇宙运转法则,以及混沌碑的存在。

  林衍本尊和分身之间,是同一个灵魂,同一个意识!

  血猧分身在混沌城,就可以直接观看那外显的宇宙运转法则,或者参悟混沌碑。

  而林衍本尊和绿线噬虫分身,哪怕并非处于同一个宇宙,在血猧分身看到的情况下,就相当于他们看到了。

  通过这种方式,利用上初始宇宙和原始宇宙1:3.28的时间流速差别。

  也就是说……在血猧分身前往混沌城后,他在混沌城潜修一百年,林衍在地球已经过去328年,法则参悟的效率更是相当于3280年,这还是其次,毕竟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,时间的意义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。

  一旦跨入不朽,就是彻底摆脱寿命的限制。

  重要的是混沌碑……血猧分身参悟一次是七天,同时间,林衍本尊和绿线噬虫肯定也要放下其他事情,同时进行参悟,他们在原宇宙却相当于参悟了23天。

  这种优势就是巨大的了。

  他走出修炼密室,走出自己这四十年来的居所,他的不朽神灵护卫“盖特”迅速出现在他面前。

  “殿下。”盖特恭敬行礼。

  “林衍”看向眼前身披金甲,淡紫色长发的温和男子,微笑点了点头,二人走在这广阔的宫殿长廊上。

  片刻后,林衍轻声道:“我准备前往混沌城了。”

  “现在吗?”盖特眼神微微波动,有些惊讶,但也不觉得意外。

  心中更隐隐有些钦佩。

  眼前的这位林衍殿下,可谓是人类族群历史上风华绝代的人物。

  宇宙级法则感悟就已经媲美封侯,刚刚达到域
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沌城安家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