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乃强军也
矛并进,圆转如一的秦军。
在贾珩眼中,军列之作用,更多是强调纪律服从,行军整齐不乱,为更复杂的号令提供基础性支撑。
此刻,随着旗帜抖动,由五百军兵组成的军列,整齐划一,横竖一条线,向着一个方向转去,齐头并进,整齐俨然,队列转换如行云流水,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。
李瓒目光闪亮,心绪激荡,脸颊甚至因为激动涌起潮红。
这位兵部尚书自是识货的,目光惊叹地看着方阵,对左右说道:“前进如一,真乃强军也。”
神武将军冯唐手捻胡须,目光咄咄,宛有神芒流转,朗声道:“纵是宫中仪卫,也不过如此了。”
所谓仪卫,是指那些维持皇家仪仗的禁军。
可那些都是什么,个个都是身高体健,千里挑一,长期练得就是队列,而眼前这些,才练多久?ΗΤtΡS://WwW.①三㈧ΤΧΤ.Πêt/
这只能说明,贾珩练兵有方,再以此等号令如一的军卒,练习军阵厮杀,如何就差了去。
反而军列散漫,东倒西歪,谁会信这样的兵马,会有战斗力?
戚建辉,谢鲸同样在心中暗自对比着自家所领营兵,最终归结为,如轮军容严整,远远不及。
贾珩道:“这些只是基础操练,欲练强兵,非朝夕可成。”
冷兵器时代,不是工业化时代,只要一个月就能让一个农夫熟练操纵火器,冷兵器战争,更多凸显个人的武勇,士卒的胆魄,甲兵的精良。
李瓒却面色振奋,目光灼灼,说道:“不急,如今纪律严明,号令如一,已见强军之相。”
相比自由散漫的京营其他兵丁,这眼前一营军兵,已有强兵之势,只待稍加磨砺,势必如出鞘之剑,披荆斩棘!
李瓒反而笑着劝说着贾珩,说道:“子钰不要心急,稳扎稳打,磨砺劲旅,本官回去就进奏天子,待正月初一之时,于神京城皇城安顺门下,校阅兵马,以扬武风!”
贾珩心头一震,看向李瓒,道:“阁老……”
他先前就想着,怎么说服天子在过年时组织一场大阅兵,以示朝廷奋武有为之意,但此事多半会受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,再说什么……兵者,凶器也之类的话。
但没想到这位兵部尚书竟是主动提起,若由其推动此事,那几乎成了九成。
李瓒言辞铿锵道:“太祖之时,曾于正月初一,安顺门五次校阅京营兵马,而太宗年间,也有三次,彼时,我大汉武运昌隆,追亡逐北,自隆治十五年后,阅兵扬武之事渐罢,及至隆治二十七年以后,国家武事倾颓,于北疆一蹶不振,值此北虏肆虐,万马齐喑,当以慷慨之士,鹰扬武事,激励将校,力挽边事之危局!”
此言一出,身后几位武将,脸上都有喜色流露而出。
大致就是……好,支持,威武,有希望了。
贾珩闻言,心头一动,若有所悟。
这位兵部尚书要前往北方督师,严格来说,至此之后,已不仅是单纯的宰辅文臣,而是如孙传庭那样的擎天之臣。
立场自不能完全坐在只会在后方袖手空谈的文官一方,多被文官掣肘。
其人想要上位首辅,名载青史,那么就需要在北方做出一番功绩来,重视武事,自是来自利益的自动选择。
贾珩思量透其中关节,暗道,文臣对首辅之位的向往,真是烙印在骨子里的。
韩癀如是,李瓒亦如是,只不过二人的着力点不一样。
李瓒检阅而罢,仍有些意犹未尽,看向贾珩,说道:“子钰,待裁汰老弱之后,十二团营可否皆以此法操演?”
贾珩怔了下,道:“阁老,可行,只是一些操典,旧军将校操演,比之新军,所需时间更长。”
如今的他,在崇平帝的定位中,大概就是训练总监加总参谋长的职务,虽不是京营节度使,但加上天子剑,几与京营节度使之职等同。
看崇平帝的意思,似乎短时间也不准备再设置京营节度使了。
原因无他,没合适的自己人。
李瓒点了点头,说道:“本阁最近要为北平帅司筹备,于京营作训多有顾及不到,你要负责作训之事,裁军与练兵,两者并行不悖。”
贾珩拱手称是。